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发?

5个月前 (02-05 04:48)阅读3回复0
fayouxi
fayouxi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6688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3767
  • 回复0
楼主

怎样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现在看来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谢谢邀请。

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争论“格物致知”,但基本上都在讨论自己的假设。

我不敢说我的理解是对的。我想主要谈谈 *** 。

据说《大学》是曾子写的。也许不是,但一定是先秦作品。

要研究古籍,我们必须做好两个准备,一个是文字学的准备,另一个是佛教的准备。

众所周知,秦朝统一了文字,创造了小篆。以前的文字是大篆,六国的文字不同。读先秦作品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字问题。战国时期,当人们写“格物致知”这几个字时,这些字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到秦国的时候变成小篆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意思?汉代以后变成隶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学习文字绕不过徐慎先生的《说文解字》。徐慎先生学识渊博,影响深远,但毕竟没见过甲骨文。毕竟他对文字的解释反映了汉代的经典。

假如我们不懂文字学,不贯穿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心里就不踏实。

此外,当我们谈到“知道”时,我们将不可避免地涉及朱和王阳明。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宋明理学家通常是“几十年的佛教泛滥”。他们的观点通常有佛教和道教的标志,但毕竟,他们是儒家思想,所以这两种努力将被隐藏起来。因此,如果没有佛教功夫,就很难理解宋明理学家的兴趣。

比如佛教大师可能会直接说“转化为智慧”,理学家不会这么说,但是“格物致知”这句话里的几句话怎么理解呢?

随着文学和佛教的准备,我们会冷静下来。但这可能还不够。毕竟,我们不做文献研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大学》是大人的学习,格物致知是明明德。孟子有句关键的话:“耳目之官不思,而是忽略了东西。物交物只是引之而已。心之官思,思则得,不思则得。今天和我在一起的地方。如果你先站在它的大人身上,它的小人物就拿不到。这只是成年人。”

如果我们把孟子的“心”等同于佛教的“知识”,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

所有的争论无非是“我”或“物”。这样,基本上就会“物交物,物封于物”,也就是说,就像王阳明格的竹子一样,耳目之官晕倒了,竹子还是竹子。

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从内心或理解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那么心与事物的关系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一体的,这种“整合”并不是静止的,就像《解密经》中提到的楔子和淘金的例子一样,一步一步地净化。

事物的真理是心灵认识的真理,心灵认识的真理取决于心灵的纯洁和智慧。心在变,理由在变。最后,没有我,没有他,他就是我,我就是他。

格物则物不在外,致知则知要转智。

为什么要以修身为本?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只是口头禅。怎么才能明明德?如何贴近百姓?如何止于至善?

心灵的意识是基础,行为的意识是表现。

因此,当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使用很多知识,但仅此而已是不够的。这仍然取决于我们真正的理解和我们自己的变化。

随便说说,供大家参考。请多批评。

0
回帖

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发?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