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王、杨、卢、骆。相传杨炯说过:“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这是一个传说,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从才华水平、影响力来讲,王勃的影响确实是其中更大的,毕竟我们谁会不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呢?
当然了,有人反对,有人觉得骆宾王应该之一,“鹅、鹅、鹅”才是中国诗歌中的定顶流啊!好吧,那我们就先不说这个了,我们今天就来讲讲王勃的生平。
王勃大约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一生只活了27岁,这个数字有一两岁的偏差。杨炯说是28岁,有的学者说是29岁,学界一般认为是27岁。
王勃是一个神童,我们来讲讲他的履历:
他6岁的时候开始写诗作文,9岁的时候写书;10岁的时候学医;14岁的时候就被宰相夸为“神童”;17岁高中进士成为武则天第二个儿子沛王的侍读,成了进入宫廷的文人。
那大家就好奇了,9岁写书,这么大孩子能写什么书呢?
王勃是写了一部《汉书注·指瑕》十卷。《汉书》是和《史记》齐名的西汉断代史,是东汉史家班固写的,到了唐代的时候,大学者颜师古为《汉书》作注,王勃就针对注中的问题,写下了《汉书注·指瑕》,翻译一下这个书名意思就是:“我给大学者颜师古的《汉书注》挑错儿”。
王勃他不但开蒙早,学的知识也很多。我们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诗人,其实他也是一个学者,他研究《周易》,而且他学过医。从十岁的时候开始,他是跟随长安名医曹真道学习医术。王勃学的医术可能偏理论,和一般的临床医学还不太一样,他写过很多实打实的医学相关著作。
比如有《黄帝八十一难经注》、《医语篡要》、《医语序》等等,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只留下了书名。所以我们今天提到王勃,要知道他不仅是一个诗人,他也是一个学者。他一生的著述非常丰富,拥有非常渊博的知识。
王勃他渊博到什么程度呢?
唐玄宗时代,宰相张说 这么学识渊博的人,他在读王勃的文章的时候,看到王勃用了一个典故,他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个典故就是“华盖西临,高五云于太甲”,宰相张说他不知道什么意思。
当我们看到一个天才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了天才的勤奋。王勃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知识水平,聪慧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更重要的是他很勤奋。唐代被誉为天才的诗人几乎都有这个特征,比如李白,他也读了很多书,他曾经三拟《文选》,就是把萧统编的《文选》当中的篇章拟了三回。
那么这么厉害的王勃,他会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呢?
王勃生在一个学者之家、大族门第,是绛州龙门的河汾王氏家族。
王勃的爷爷王通是个大儒,非常厉害。怎么个厉害法儿呢?跟大家讲讲他学生的名字吧,就说几个:魏征、李靖、窦威、房玄龄,这些人都是他的学生。像魏贞、房玄龄这是当过宰相的;王通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教学名师,所以被人称为“王孔子”,死后就被门人弟子私谥为“文中子”,他去世的时间还比较早,享年是只有34岁,他的学问非常大,深深影响了王勃。
王勃可以说是全面继承了祖父的学问,写过《续文中子》等很多书,他还续写过祖父王通的医学著作。王勃生在这样的儒素之家,是拥有非常高远的抱负,他是怀抱着儒家匡世救世的理想和进取精神的。
除了亲爷爷,王勃还有一位叔祖父,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爷爷,也很厉害,是祖父王通的弟弟王绩。王绩熟读儒家经典,还喜欢望气、占星等阴阳数术之道。这个人是以陶渊明为偶像的,走的是隐士的放达路线,自号“东皋子”,是那个时代非常有名的诗人。他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不知道大家读过没有,叫《野望》。
这首诗说的是在黄昏的时候,站在山坡上的诗人看到了满目的美丽秋色,看到了祥和的暮归之景,看到了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犊子回来了,看到打猎的人骑着马带着鹰回来了,这种景象让他生出了隐逸的念头。这种诗歌艺术审美,对王勃也是很有影响的,所以王勃后来也成为了一个热爱山林的诗人。
当然,王勃的成长,除了祖辈的熏陶之外,跟他父亲的督促、培养也是很有关系的。王勃的父亲王福畴是王通的次子。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鸡娃”,我很不喜欢这个词。但是王福畴如果穿越到我们现代,一定是一个“鸡娃”高手,他太会培养孩子了,他会给孩子很好的成长规划,他还不止一个儿子这么优秀,他好几个孩子都很优秀。王勃的哥哥王勔、弟弟王勮都是少年进士,当时人们称他们兄弟三人是王家的“三株树”。
少年王勃(9-12岁期间)曾经在名医曹真道那儿学医,学了好几年,中途是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让他开始准备科举考试,王勃就回老家待了将近一年,他沉潜下来好好学习。
唐初考进士,那名额不多的,要想考上的话非常有赖于名流的推荐。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带着儿子去很多的场合,去展现儿子王勃的才华。当时新上任的宰相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王福畴认为是个好机会,就让王勃给刘祥道上书。上书这一年王勃才14岁,宰相看完他的上书以后非常惊叹,就说这是“神童”啊,于是就推荐他去考了进士。
三年以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中了进士,考的是幽素科,这一年他只有17岁。唐代的进士考试是分很多科的,“幽素科”这个名号,里面是有隐士的意味在里面的,这或许和王勃当年学医、居于山林是有点关系的。
林泉山野给过王勃非常多的启发,他曾经在文章里边说:“观夫天下四方,以宇宙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为窟宅。虽朝野殊致,出处异途,莫不拥冠盖於烟霞,披薜萝於山水。”
这段话我们就能从中看出王勃的志向,他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做出功业,但是并不以实现人生功业为唯一目的,他希望同时仍然能够拥有自然,要观天下、观宇宙,要徜徉于山水之间。他是一个有着高远志向、博大胸怀的青年。
王勃17岁考上进士,那是非常风光的,可是他哪里会知道此后也要面对一段漫长的瓶颈期。他中了进士以后,担任的职务是叫朝散郎,这是一个散官职务,官职低微又闲散。王勃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就不断地上书、写大赋,想让上级发现自己的才华。但是都都石沉大海,没有什么反响。直到有一次来了一个偶然的人才选拔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一年,唐唐高宗和武后生的第二个儿子沛王李贤,他要给自己征选侍读,就陪自己读书的人。王勃很幸运被选上了,沛王也很器重他。可正当王勃春风得意的时候,命运让他摔了个大马趴。
事情是这样的,年轻的沛王李贤很喜欢斗鸡,这一天,他约上了自己的亲弟弟英王李显一块玩。这两兄弟是唐高宗和武后的亲儿子,能在一块玩斗鸡,这时候感情应该还不算差。王勃为了给沛王助兴,活跃斗鸡的气氛,是主动充当了气氛组,就写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
这本来是一篇游戏文字,轻松幽默,但是它借用了非常严肃的战斗檄文文体。檄文是干什么用的?是在发动叛乱的时候,或者是发动战争的时候用的,所以这个文体很敏感。王勃在这篇文章当中,也展现了太过明显的好胜心。于是当时就有一些老臣认为这种文字,它不利于诸王之间关系的和谐。
(那朝堂上老臣们义愤填膺,就开骂:王勃~排忧小人~离间诸王~必酿大祸。)
唐高宗接到投诉以后是什么心情呢?他也是很担忧的,高宗自己年轻的时候就经历过兄弟阋墙、刀光剑影的事。那他的父亲唐太宗那一代人,兄弟之间还发生过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呢。所以爱子心切的唐高宗,他是非常在意家庭表面的和平的,他希望儿子能和睦,不能这么剑拔弩张的,还用檄文这种文体,还写什么檄斗鸡的文章。
唐高宗大概是越想越生气,于是就做了一个决定,要把王勃逐出沛王府,意思就是:赶出去~别教坏我儿子~。
王勃走出沛王府大门的那一年,应该是才19岁或者20岁,太年轻,他写斗鸡文的时候,哪里知道这里边的利害呢?命运给了王勃一个大大的讽刺,真的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曾经那么积极的献赋、献策。那些文字,唐高宗、武后应该是从来不曾见过,而这么一篇游戏文字,开开玩笑的东西,竟然很快可以上达天听,被搞权术的人利用上,最后得到一个这样的结果。
可有什么办法呢?于是王勃是陷入了自己人生的之一个大低谷。所以天才神童王勃的青春岁月,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他在沛王府中担任沛王侍读的时候,经历的挫折,是让他刻骨铭心的。被天子否定过的人,这之后能有什么样的前途呢?
王勃他没有带怕的,他选择了一种消解方式,他决定要去漫游蜀川。这和我们现代人很像,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那就去散散心,去看看天高地阔,那就什么烦心事也没了。可是说出来可能让我们现代人惊讶的是,王勃这一去就是两年多。
这就是唐代人的漫游、壮游时间都是很长的,像杜甫年轻的时候,他去吴越漫游,一游就是四五年;李白去东南漫游的时候,一去也是六年啊;这就是他们和我们现代人不同的地方了。
总章二年(669年)的五月,王勃自从长安启程,南游入蜀。他沿路一直在写诗,他写了大概有30多首诗,大部分是赞美巴蜀境内绝美的自然风景,他把这些自然风景当作是自己探究宇宙的凭借。他也在蜀地到处参观历史遗迹,蜀地曾经是三国时代蜀汉建国的地方,王勃就登上过这里的葛奎山,他想到了诸葛亮建立的功勋,于是豪情万丈写下诗篇来激励自己。
他在蜀地也遇到过一些触动自己的、宏伟的自然景物,比如有一回,他看到一棵大松树,这颗松树是孤独地长在山沟里,但是这个树很粗很大,非常的伟岸,王勃说它是:“冒霜亭雪,苍然百丈,虽崇柯峻颖,不能愈其岸。”这么美丽的松树长在了山沟沟里,这里人迹罕至,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风姿。
王勃就为它写下了一篇《涧底寒松赋》来赞美它,甚至还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命运和它很相似。自己这么有才华,还不是此刻流落在巴蜀。于是王勃就对着这棵松树感叹:“呜呼斯松!托非其所,出群之器,何以别乎?”这种借松树来感叹自己绅士的句子,写得非常的刚健。
王勃在蜀地还写作了很多的碑文,比如说他曾经深入到了今天的甘孜地区,写过《九陇县孔子庙堂碑》,这篇碑文影响也很大,后来杨炯就夸赞这篇的效果是:“宏伟绝人,稀代为宝”。
所以在巴蜀的这段时光,王勃是度过了人生中一段极为壮丽的时期。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说:“曾经的宫廷诗人,此时从台阁走向了塞漠”王勃虽然没有去塞漠,但是他来到了户外,他用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对于王勃来说,是巴蜀的山水滋养了他,让他彻底走出了之前的人生低谷。是四川盆地的山水给了他救赎自己的力量。所以后来当他要送友人去四川的时候,他是充满了一种壮行、鼓励之意的,他鼓励这个朋友要勇敢的走向那美丽的蜀川山水。
那这首诗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个诗题是有异文的,它也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二24岁。有人考证说杜少府是杜审言,也就是杜甫的祖父,这个考证不知道可不可信?无论如何,从“少府”这个职位来看,这个职位不高,所以这理应是两位年轻人的相送。相送的时候,王勃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共情能力,他将彼此的身份视为是宦游之人。
什么是宦游人呢?
唐代地方 *** 的品官,按照制度必须要回避在本籍贯任职,所以绝大多数的唐朝官员,他们从入仕开始就不在本乡任职,所以很多年少步入仕途的士子,注定奔波在他乡异县。
一句“同是宦游人”,就道尽了彼此的人生宿命。(咱这辈子啊~注定是奔波的状态,永远生活在异乡。)但是这一次要去的异乡是个好地方,王勃在开篇就描述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这里有的人说是指长安;还有的人说是指蜀川,说的是蜀川的城阙,蜀川的五津。(我是比较支持这种说法的,这是非常壮阔的景象,所以这样相送充满了少年的豪情。)
他们豪迈地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仿佛在说:(朋友,你不用害怕你,你尽管往前走,我们是知己,我们无论相隔多远都会像近邻一样,永远紧挨在一起。)
而事实上,这两个豪迈的年轻人,他们内心的情感翻涌,他们的泪水早已打湿了他们的衣裳,他们互相安慰。(我们别再像小儿女一样在这个分别的时候哭哭啼啼了)所以这首诗真的非常的感人。
那上文我们说到,王勃在巴蜀漫游了两年多,那旅行总有结束的时候,那之后王勃怎么样了呢?
王勃结束旅行之后是回到了长安,因为他是进士出身,仍然可以参加时选,去争取一个职位。正当他准备留京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姓陆的朋友告诉他虢州多药草,于是王勃就主动求补虢州参军。
王勃的决定是不是很大胆?
他一听说虢洲有药草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就做了这么大的一个人生决定。王勃需要药草,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治病,另一方面他也是因为自己自幼学医,一直对医学的事儿那是念念不忘的。但是他哪知道,这么单纯的充满热爱的一次选择,之后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坎。
王勃在虢洲参军任上,干得怎么样呢?史书上说他是“倚才陵籍,为僚吏共嫉。”意思就是说王勃仗着自己的才华经常欺负人,而他的同事们都很嫉妒他、记恨他。史书上来这么一句话,是大有深意的,因为接下来的讲述,是关于王勃的杀人事件。
王勃杀人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说的是有一个叫做“曹达”的官奴犯了事儿,就躲到了王勃家,王勃窝藏了曹达,但是又担心事情败露,就把曹达杀了。
王勃是怎么认识一个官奴的?官奴又为什么要因为避罪逃到他家去的?这里边的事已经说不清了。而且,这个事儿的逻辑有点不清楚。本来王勃只是窝藏罪,最后却成了杀人罪,这个案件可以说是扑朔迷离。
可是,如果我们回头看那句“倚才陵籍,为僚吏共嫉”,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是一个叙述的前提的话,就大概朦朦胧胧能懂,这其中或许是有设计和构陷,那也是未可知的。
杀害官奴,按照唐律是可以拿自己的官位去抵罪的,但是王勃在这个事情上的遭遇,像是九死一生,好像有人是一定要置他于死地的。史书上说“事觉当诛,会赦除名。”意思是本来是要被诛杀的,但是遇到了大赦,就被释放了。
无论如何,王勃是被这个事情把自己的前程搭进去了,而且他还连累了他的父亲。他父亲王夫畴,担任的本来是雍州司功参军,也因为这个事被连坐了,就被贬官为交趾令。
交趾在哪?
在如今的越南北部,那个地方在唐代的时候非常偏远,是犯了那些极大错误的官员,才会贬谪到那里的。
而父亲的贬值去向是因为王勃导致的,王勃他应该是非常难过的。王勃后来正是因为要去交趾探望父亲,展开了自己人生中最绚烂,也是最致命的一次旅行。
676年夏天,前往越南探望父亲的王勃,这个时候他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休整,他也看到了命运的这种变幻莫测,看到了很多的事情难以掌控,但是他决定要在人生的烂泥塘里面重新起身要振作,他决定去看望父亲。
在路上的时候,他经过了江西登上了滕王阁,他在那个地方写下了他的千古名作《滕王阁诗并序》。
滕王阁是在江西南昌,最早是李渊的第22个儿子腾王李元婴所建。此后一千多年,这座楼是遭到过多次破坏,但是每次都能够获得重建,仿佛拥有一种永生的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和这篇《滕王阁序》是分不开的。
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建筑,它们和文学的关系非常的大,它们因为文学而永远保有着它们的灵魂和生命。所以只要《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他还在流传,那这座楼就能永远屹立。
像这样的文章,和这样的建筑,大家能想起哪些呢?可以评论区留您的足迹。
《滕王阁序》背后是有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说的是:王勃是一个非常聪慧的才子,在14岁这一年,他参加了一个宴会,宴会的东道主叫阎都督。这个都督有一个女婿姓孟,很会写文章,老丈人就想着要是能在宾客面前夸耀一下女婿的才华就好了。于是,他在举办滕王阁宴会之前,就让女婿连夜提前写好了一篇,打算第二天等宾客们都来了,在他们面前展示。等到了第二天,大家都聚齐了,大家都知道这意思是什么。都推让都不写,都是有情商的。
王勃年轻呀,他接受了~让我写那我就写嘛。那阎都督看到这个情况非常不高兴,觉得怎么有这么不懂事的人呢?就说:“行,拿文房四宝来让他写!”
王勃就开始写了,都督很生气,离开了现场,在现场的人就一句一句地把王勃写的文字报给他听。
之一句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都督听了就说:“这不老生常谈吗?大家都这么写的呀~”
接着第二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都督听了觉得:“还行吧,就不吱声了~”
等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诶~这个坚持要夸女婿的老丈人,他就坐不住了,就说:“哎呀,这篇文章怕是要不朽啊!”
这个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其实它是假的。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了,这个时候他就是要去探望父亲,是路过的江西。他是获得了当地官员的邀请,参加了在滕王阁举行的这样的一个名流聚会。
滕王阁在当时的江南是一座地标性建筑,到了韩愈的中唐时代,它也是江南首屈一指的明楼,它可不是个酒楼啊。
王勃在这《滕王阁序》里面提到了参加宴会的人,那就有阎都督、孟学士。
阎公是参加宴会的大官,“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孟学士是参加宴会的一个文士,“藤椒起凤,孟学士之祠宗”。
后人就根据他提到的这两个人名,把他俩是硬组成了一对翁婿,还脑补了这么个故事。其实他们只是这场宴会中出众的人物,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是翁婿关系。
这个故事,最早的出处是五代王定保编的《唐摭言》,后来是《太平广记》给加了加工,就更像一个小说了。所以大家在了解诗人生平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哪些是来自传说,哪些是来自正史,这两种出处,是不可以划等号的哟~
王勃站在滕王阁上远眺南昌美景,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绝美的清秋景象。在雨过天晴的傍晚,虹消云散,霞光与野鸭子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千载而下,这句话依然脍炙人口,给我们一派美丽的秋天气息。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有人就说“落霞”这可不是晚霞,这是当地的一种蛾子,不是天上的晚霞,晚霞是不能飞的,是因为野鸭子要吃这个蛾子,所以就跟这个蛾子一块扑腾。这是一个宋代人的解释,写在了他的一部笔记当中。诶~正在品读文案的您支持他的这种说法吗?
在《滕王阁序》当中,王勃把自己希望重新振作的心情写了进去,里边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沉思和顿悟,意味着王勃此时已经有了重启人生的能力。
到了交趾以后,王勃终于见到了父亲,在父亲这里呆了好几个月。可是之后在北归渡海的时候,王勃却不慎掉入了海中,他不是被溺死的,而是因为落水受惊而死。一代天才就此陨落,非常非常可惜。如果王勃能多活一些岁月,一定能给我们写下更多美丽的文章。但是历史没有如果,王勃的人生就终结在了这次意外中。
回顾王勃这一生,他没有做过大官,这种沉沦之感,让他心中常常怀有一种郁塞不平之气,一种怀才不遇的感受。他的知己杨炯认为王勃是为文学而生的,说他是“君之生也,含章是托”。
王勃发起过文学复古运动,他反对那种没有思想、没有骨气的宫廷文学。他提出文章要“气凌云汉,字挟风霜”。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文章要不同流俗,要有骨气、有尊严。
在这种文学天才之外,王勃对人生、宇宙自然是有着赤诚的、热爱的。我们可以学习王勃,无论这一生能过多少年,在活着的日子里,都应该心胸高远,永葆少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