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九岁的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情况,首先应该明确原因,如缺乏耐心、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等。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惩罚:,,1. **设定合理的时间表**:帮助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计划,并确保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2. **分步骤完成作业**:将大作业分解成小部分,让孩子逐步完成,这样既不会感到压力过大,也能提高学习效率。,,3. **设立奖励机制**:在孩子完成作业后给予一些小奖励,比如阅读一章故事书、听一首歌曲或做一次家务,以此激励他们继续努力。,,4. **正面强化**:表扬孩子完成作业后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5. **使用积极的沟通**:与孩子进行开放而诚实的对话,了解他们为什么拖延,以及他们可能需要什么额外的支持。,,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问题持续存在且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建议咨询专业的教育顾问或心理咨询师。,,通过这些方法,家长可以在保持爱的同时,有效地引导孩子克服写作业拖延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拖拖拉拉,原因有几点:
1、父母唠叨
- 父母的话说得越多,说服力越打折扣,心理学解释这种现象叫做“超限效应”,家长催促孩子时,不经意间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 参考资料:对13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孩子们说出最厌恶父母身上的种种行为,父母的催促和唠叨”高居第三。
2、父母的“越俎代庖”
- 大多数家长,见孩子做事慢吞吞的,心一急便亲自披挂上阵,代替孩子写作业、收拾房间、穿衣穿袜子等,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连女强人毕胜男都忍不住帮女儿茜茜写作业。
- 荷兰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说,“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
3、时间观念淡薄
- 《圣经》里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孩子的时间观念同样如此。
- 孩子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认为,人类对于时间知觉只有在大脑的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研究发现,孩子大约到三岁,才会对时间产生模糊的认识,到了七岁才逐渐形成时间的概念。
不少孩子时间的主人是父母和老师,事事由大人安排妥当,自己机械地执行就OK,没有被时间挤压过,当然也不知时间为何物。
结果显而易见:孩子缺乏对时间的感知和敏感,容易陷入懒散、拖延的状态。
了解孩子拖延的真正原因,家长才能“对症下药”,作出有效的补救措施。
1、制定计划表
- 邻居小男孩晨晨聪明可爱,只是早上起床要半小时,吃饭最后一个吃完,晚上到11点才睡觉……简直就是一个小拖拉,晨晨爸表示头疼,请教了育儿专家,父子俩一起制定了一张日常生活的计划表。
- 在计划表中,记录了明天要做的事有哪些,并确定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哪些事要在什么时间做,当晨晨完成一件事,就在旁边贴一颗小星星,攒够五十颗小星星后,晨晨爸满足他一个愿望,带他去游乐场或者买个小玩具。
- 晨晨并非机器人般执行计划,他拥有自主时间,放松神经、发呆、走神、看书、玩游戏都可以,晨晨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2、培养时间观念
- 时间看不见,听不着,闻不到,抓不住,抽象得几乎难以语言描述,理解起来本就不容易,孩子的时间观念,更不可能杂草一样靠自己野蛮生长,必须经过家长的精心引导。
- 可以先教孩子认识“一天”的概念,包括上午、下午、晚上、半夜、清晨、黄昏等时段;制作简易钟表,教会孩子时间的计量单位,秒、分、时是什么,相互之间怎么换算;进行五分钟专项训练,五分钟内能做多少道算术,写多少汉字,读多少页课本;做一些计时的事情,他刷牙或者玩游戏的时候,计算时间会流失多少分钟;让孩子感知时间的存在,徐徐升起的太阳,逐渐变绿变黄的树叶,越长越大的宠物狗……告诉他背后都是时间在流动。
-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学会尊重时间,敬畏时间,做时间的朋友,才能遇见期待中的自己。
3、学会放手
-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鲁克森告诫家长们,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换言之,家长要学会放手,留给孩子恰当的时间和空间。
- 卡尔·奥伯豪斯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奴隶,你就不能强制他们学习。”
- 拥有足够的时间,孩子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
4、让孩子承担后果
- 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才能萌发责任感,责任感是从跳动的心发出的,能促使孩子刻不容缓去做该做的事。
- 罗伯特·卡茨说:“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他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为了实现目标付出了什么努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发生过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天,女儿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去朋友家玩一会,可以吗?”
斯特娜夫人回答说:“没问题,但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你知道我们下午还要一起去看电影。”
维尼夫雷特开心地去找朋友玩了,可是,等约定时间过了半个小时,她才姗姗归来。
斯特娜夫人没有发怒,只是平静地说:“时间来不及了,我们看电影的计划泡汤了,真遗憾!”
维尼夫雷特记住了这个教训,从此做什么都总是很守时。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太磨蹭时,要给予他们适度的惩罚。
孩子做作业时,翻一下漫画书,摆弄一下玩具,然后作业到深夜才写完,第二天起不来,上学迟到了,在教室外站了一节课,才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教室,还被老师一顿批评。
家长就陪着他一起迟到,之后把迟到的原因说给孩子听,当孩子为自己的拖拉付出了代价,家长适时的教育很可能就会让他迎来改变。
5、改变催促方式
- 许多家长,上辈子可能是监工,喜欢给孩子发号施令,强令孩子执行,网络上曾有首一夜爆红的《妈妈之歌》,歌词全是妈妈“快点,快点”的催促,这也是家长们的真实写照。
- 没有人愿意当提线木偶,孩子也如此,他们反应不一,可能无奈,可能生气,可能抵抗,但无一例外的是动作越来越慢。
- 家长可以改变方式,给孩子更积极更柔和的指令。
- 调好闹钟,约定时间,提前语言上提醒“还有5分钟,就要关电视了哦”、“再玩十分钟就睡觉了”。
- 或者用“你做好什么,我们就可以怎么样”的模式:“你如果快一些穿鞋,今天我们去幼儿园就能第一名”、“你写作业快一点,我们就能玩一会游戏”……
如何看待保定小学生一天打赏网游主播7000元一事?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
对于这件事,我愤怒,非常的愤怒。
原因一:作为游戏主播,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可以说是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尽然明目张胆的诱惑一个儿童“小学生你进来”,这是赤裸裸的诱惑。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没有多大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他们的好奇心确很强,游戏主播的诱惑,让孩子把手伸向妈妈的手机。
原因二、孩子的妈妈麻皮大意,手机里有钱,怎么能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三年级的孩子,单纯幼稚,他既然进入游戏,手机拿在他手里,他自己有多大的自控能力,不去打赏游戏主播啊,那一刻,他只图开心,根本不会考虑他的开心是妈妈7000元换来的。
孩子无知,单纯幼稚;游戏主播没有底线,妈妈麻皮大意,是发生这件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