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途中倍感无聊,某天,他突发奇想地说道:“来,今天我们不掷骰子。今天我们来打‘麻将’。”众将士一听都懵了,所有人都是之一次听说这个词。异口同声的问到“郑叔,啥是‘麻牌’啊?”“你们不知道麻将吗?真老土,来我告诉你们。”
当年我之一次出海,当时都在海上待了一个月多月了,因为在海上漂泊了太久,海上的生活太枯燥无味了,将士们都没啥精神,大家都思念家乡,全都萎靡不振了。
我看着就非常着急,我怕这样下去会出事,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于是把我就想着,找个法子能振作他们的士气,我就开始寻找解决方案。
于是经过我多天的苦思冥想,我中午想到了解决办法,我看到那个船上现有的毛竹,我就想能不能用它做点竹牌啊,然后我又让 *** 在牌上刻上各种图案,并且制定了一套游戏方案,这样一来四个人就可以在吃饭的桌子上大家一起打发时间了。
在文字和图案的确定上啊,我用红色代表了中原大地就用“中”来代替,刚好符合了中国红的原则,我又刻了一个“发”字预示着我们这次出海能够发大财。
而且“经商发财”则是从“一万”到“九万”按照我国“过满则溢”的习俗,没有刻过多的万。当时船的粮食都是大饼,于是一到九饼就出来了。
然后天天吃大饼也吃腻了,偶尔就钓钓鱼每天就吃海鱼,所以一到九条也就出来了。
而且在海上行驶又要靠着风,然后“东”“南”“西”“北”风也就出来了。最后我又用“白板”带表了茫茫大海。我的这个游戏一推出啊让我们的船上顿时变得热闹非凡,海上一排排船队都传来“哗啦哗啦”的搓牌声。
刚好当时军中有个姓麻的人,搓竹牌特别厉害,屡战屡胜,每次赢了他都会在船上大声唱歌,感觉就像是打战胜利了一样,后来军中大家都称这个竹牌为“麻牌”,然后我从哪里回来我就把这个游戏也给带回来了。
后来又出来了一种马吊牌,一共是40张,被我们用来当做筹码使用。总共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样式。其中,万贯、索子两种花色都是从1至9各一张。十万贯则是从20万贯至90万贯,以及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
与十万贯类似的是,文钱也是从1至9,以及半文、没文各一张的。十万贯、万贯的牌面是照着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人像,万万贯派给了“及时雨”宋江,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画的。
马吊牌的玩法是由4人对坐一起打,两个人一对,每人先摸8张牌,剩余8张放在桌子中间。4个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是以大打小。
其中有一个是庄家,其余三个就要合力去打这个庄家,如果他输了就得换一个继续当庄家。后来人们觉得这个牌数量太少了,就用几副牌放在一起来打,上家出的牌,下家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吃和碰。
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碰”、“开杠”等说法,而此时的纸牌也叫作“碰和牌”。在《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贾母、薛姨妈、王熙凤等斗的就是碰和牌。书中这样写道:
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凤姐正该发牌,便故意踌躇了半晌,笑道:“我这一张牌是在薛姨妈手里扣着呢,我若不发这一张牌,再顶不下来的。”
上文中的“二饼”也就是“二文”,“文”这个字在马吊牌中已经被画成圆饼状,这段小说中的记载正是一个马吊牌中顶牌的例子。
与此同时,骨牌中也出现了一种“碰和”,也就是将21种牌色每种五张合成一副。并且也有了“开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诈和受罚”等规定。
骨牌的这些打法和术语也由马吊牌接受和继承下来了。
马吊牌与其他棋牌活动更大的不同在于,马吊牌是一种四方参加的游戏。它不像围棋、象棋、六博棋等都是双人对战,而桥牌虽然是4个人对战,但实际上是分成两边配合的。
双方参与的互动再复杂也会有限,而马吊牌的四方作战就更显得错综复杂了,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马吊牌反而是一种虚拟现实得更加真实的高智商游戏。
现在“麻将”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逢年过节休息的时候一大家子人,亲朋好友们都会坐在一起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