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县级国有平台公司的改革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强化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区县级国有平台公司逐步实现了从传统 *** 资产向现代企业转型的过程。,,区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将过去单一的财政补贴转变为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这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区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他们成功完成了股权多元化,降低了财务风险,并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区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在资源配置上也得到了优化。通过对土地、房产等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对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和建设,这些平台公司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区县级国有平台公司的改革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平台发展迅速,上到省、地级市两级,后到大部分区、县都设立了融资平台,从我们智库的角度观察,大部分平台公司都面临着转型危机,平台公司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债务风险过高、业务领域狭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下面就这个问题试着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一、"四万亿"效应之后的平台公司发展及其面临的危机
1994年分税制打破了中央和地方之间旧的利益分配格局,地方 *** 事权财权不匹配,改革的规定造成地方 *** 既无力通过财政收入支撑刺激计划,也无法直接作为借贷主体进行融资,各地纷纷成立建设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机构,统一规划和领导市政建设。
1997年爆发亚洲经济金融危机,中国努力扩大内需,此时平台公司的投融资职能,恰好满足地方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营土地,经营城市”的城市运营理念也逐渐兴起,这也为平台公司的成长提供了生长的条件,此后十年间,平台公司数量大量增加,前期融资平台只是在省、地级市两级,后期大部分区、县都设立了融资平台,并逐渐形成运作模式。
融资平台的风险与对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波及中国经济,国务院出台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其中1万亿来自中央 *** 预算,其他3万亿则由地方 *** 负担,市场配置与 *** 宏观调控相结合,鼓励地方 *** 通过组建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在政策的推动刺激下,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也埋下了财政风险或者金融债务风险。
融资平台的发展趋势
融资平台的增长侧面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率基本处于停滞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经历40年的飞速发展,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7.35%,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平台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融资平台的转型策略
时至今日,回看地方 *** 投融资平台公司走过的路,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如今正处于转型发展期,现有地方 *** 投融资体制下,解决问题的路径更多只能通过:提升资金使用效能、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推动产业培育与升级等手段,最终开辟一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平台公司迫切需要通过转化功能定位、激发内部活力,谋求转型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平台公司以往积累的城市资产及资源的加持,所以有人说城市兴,平台公司方可兴;城市败,平台公司则必败。
按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发展 "S" 型曲线理论,城市化发展速度在30%到70%之间呈加速状态。
融资平台的转型路径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地方 *** 融资平台全口径融资统计表》,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 *** 融资平台9185家,2549家曾经的 *** 融资平台已经被调出平台管理名单,不再承担 *** 融资功能,曾经占据相当数量规模的地方 *** 融资平台,俨然进入了料峭寒冬,如何成功走出困境迎来转型发展的春天?
融资平台必须实现从单纯投融资到投资建设运营、从单一建设到建设运营一体化的转变,而纵向产业链一体化考验的是投融资平台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应对各种项目运作、资本运营、投资、管理等各种风险的能力,在城镇化进度加速的中后期,平台公司要在市场化竞争中找到核心竞争力,实现成功转型,绝非一蹴而就,这是个系统的转变过程。
以下是两个转型案例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泰达控股”)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成立于1984年12月,2001年成立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区属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泰达控股成立至今,在园区建设、市政公用事业运营的基础上,以天津开发区和滨海新区为主要投资、经营和服务区域,通过合资、收购等方式,成立或入资北方国际信托、长城医药保健品公司、恒安人寿等机构,全面进入生产制造、金融产业,泰达控股在以“资源经营”为核心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品牌资源为主要经营领域,以天津开发区和滨海新区为主要投资、经营和服务区域,形成了多元的产业布局,建成了“金融是核心,公用事业是基础,新资源开发是方向”的产业格局。
2010年,泰达控股实现销售收入578亿元、总资产1612亿元,主要经营领域为区域开发与房地产、公用事业、制造业、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等,下辖公司中有6家上市公司。
案例解析:泰达控股的转型探索,功能定位与运作方式均结合了区域特点和地方城市经济的发展诉求,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项目和天津开发区统筹发展中,充分发挥区域开发优势,成就泰达品牌,在传统事业做大做实的基础上,积极介入有前景、有特色的新领域,实现收入多元化,形成完整的城市运营产业链,通过全金融牌照的整合逐步向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发展,促进实体经营和资本运营交叉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渗透,实现良性互动发展,放大投融资功能,从单一的 *** 投融资平台成功转型为具备强大赢利能力的多产业集团公司。
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江国控集团”)原名镇江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成立于1996年,从2014—2017年,镇江国控集团总资产从350亿元增长到495亿元,增长了41%;利润总额从持续多年亏损到目前各大业务板块整体盈利。
这得归功于2014年11月镇江市委市 *** 的一次改革,整合了全市30余家国有全资、控股企业、20余家参股企业的相关资产,把国控集团作为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单位,按照土地收储融资、国资流动运作、城市建设和产业投资发展三大功能分类整合重组,成立“一中心四集团”,构建了“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企业”三层管理架构,承担全市国有资本布局和优化重组的功能,列入市直属企业管理,由此,镇江国控集团走出了一条从地方 *** 平台公司向市场化运营实体转型的新路子。
案例解析:厘清 *** 与企业的关系,解决企业事权不清、功能定位模糊、主业不突出等问题,2016年以来,从战略上对公司属性、主业结构和发展目标进行了根本性调整,明确了“商业类国有企业、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属性,以“股权管理、基金投资、金融服务、资产运营”为主业,逐步转型为产融结合型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
若想更深入的交流,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