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字加上“月”字,变成“月住”。"住"字加偏旁组成___字?
住字不能加偏旁,只能换偏旁可以组成往。基本字义:1、去,到:~返。~复。~还(huán)。~来。交~。向~。勇~直前。 2、过去:~昔。~日。~事。~古。~常。以~。一如既~。 3、同“望”。组词如下:向往、往事、过往、来往、以往、交往、往日、往来、往常、往前、已往、往往、前往、神往、往复、既往、往时、往还、往造、攸往、暂往、往回、一往、无往、往人、古往、往世、往者、往古、往程、扩展资料字形演变字源解说文言版《说文解字》:往,之也。从彳,声。,古文从辵。 白话版《说文解字》:往,去,到……去。字形采用“彳”作边旁,“”作声旁。,古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 组词解释:1、向往:思慕。谓因羡慕而希望能如愿以偿。袁鹰 《悲欢·一声绣金匾》:“他们不是向往着象 *** 叔叔那样保卫社会主义江山吗?”2、往事:过去的事情。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去年夏天, 郭祥 遇到 朴贞淑 时,两人谈起往事。”3、过往:谓时光过去或流逝。阿英 《<流离>自序》:“从这一部纪录里,能以看出离乱时代的一部分人民的流离颠沛的生活状况,以及过往的一年的社会的暗影。”4、来往:来去,往返。杨朔 《三千里江山·不是尾》:“天空腾起更多小燕子,来往回旋,每架后尾都拖着道白烟。”5、交往:互相来往。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几十年来, 汉 人与他的交往,朝廷对他的信义和帮助,使他看清了 长安 对 匈奴 和好的不变之策。”
齐王司马攸既然比太子司马衷更贤明,为何没能继承皇位?先问问自己,你在有好几个儿子的情况下,会把遗产留给弟弟吗?别忘了,司马炎是皇帝,但皇帝也是人,人都是有私心的,别指望他做违背人之常情的事情。
司马攸是谁?司马昭的次子,司马炎的弟弟。这个人身份挺有意思的,因为他原本离皇位真的很近。我们知道,司马家虽然早在司马懿时已经独揽朝政,但却经过了司马懿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再传给了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时才真正做了皇帝。但是如果在司马懿或者司马师的时候就做了皇帝,那之后皇位就轮不到司马炎,而是司马攸了。
为什么这么说,中国古代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但是这个嫡长子继承的只能是爵位,而不是官职。司马懿死后,确实由嫡长子司马师扛起了司马家的大旗,但是当时司马懿的爵位只是舞阳侯,所以司马师也就继承了一个舞阳侯爵位,其他的比如大将军官职都是靠自己的威望,能够控制住朝政和军队才获得的。司马师无子,所以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被过继给了司马师。按照正常程序,司马师死后,当然也应该是司马攸继承,所以,司马攸成了新的舞阳侯,但也就是个舞阳侯罢了。因为司马师死时司马攸才十岁,这个年龄显然也没办法继续把持朝政,所以接替司马师把持朝政的是弟弟司马昭。司马攸就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县侯,连公爵、王爵都做不到。试想一下,如果司马懿或者司马师直接篡位做了皇帝,那司马攸作为司马师的唯一子嗣(虽然是过继的),就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可惜,司马懿、司马师都没篡位。所以司马昭后来控制曹魏到了一定程度后做了晋王,他死后由他的嫡长子司马炎继承王位,进而逼曹魏禅让,做了皇帝。司马攸就这样与皇位失之交臂。这一失去也就注定不可能再染指了。
司马攸为人仁孝谦和,也颇有治国之才,在朝中颇有威望,所以一路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司空,封齐王。后来司马炎患病,因为太子司马衷和其他皇子都比较弱,不少朝臣就希望司马攸能继承皇位。但是这种事,用膝盖想也知道,司马炎本人是不会同意的。对儿子的疼爱自然会高于弟弟,弟弟那是外人,儿子才是心头肉啊!司马攸声望越高,反而会让司马炎对他越是提防,因为这会动摇自己儿子继位的根基!
所以,表面上因为亲信大臣荀勖、冯紞与司马攸不和而进谗言,司马炎才命司马攸回自己的封国齐国。实际上,只要司马攸还留在朝廷,以他的声望,这就是司马炎眼中的一颗钉子,非拔不可。这就叫“怀璧其罪”。
司马攸后来很惨,因为恼恨自己被驱逐而生病,太医却宣称其无病,最终回到封国不久后吐血而死。而那个早就患病的哥哥司马炎却比他多活了七年。这也算是墙倒众人推,司马攸的命运早就决定了。
有人说司马炎昏庸,说他找了个无能的继承人,白痴皇帝司马衷。可就算司马炎认定司马衷真的白痴到无法继承皇位,司马炎最后也会做选择其他儿子,毕竟他有二十几个儿子呢,哪个都比弟弟亲!把自己的江山交给儿子,这叫人之常情。相反,看看那些有儿子却传给弟弟的,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弟弟赵光义即位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的不明不白。所以,司马炎要是真让司马攸做继承人,那才不正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