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板主要用于水面上滑行,而滑雪板则更适合在雪地上行走或滑行。两者的设计、用途和材料有所不同,但都能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冲浪板和滑雪板的区别?
1. 运动本质不同:冲浪,以海浪为动力的水上运动,滑雪,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运动。
2. 运动的地理环境不同:滑雪要在大雪覆盖比较陡的山道上;冲浪要在波浪较大的海边,多在沿海地区进行。
3. 安全性不同:
虽然恐高但却爱看登山电影,能推荐几部登山、攀岩和洞穴探秘等极限运动的电影吗?Top5:
1. 《灵魂冲浪人》:鲨鱼咬不碎的冠军梦
导演:肖恩·麦克纳马拉
豆瓣评分:8.2
获奖记录:2011年美国第13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剧情片
电影《灵魂冲浪》是根据素有“全美最勇敢女孩”贝瑟妮·汉密尔顿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励志类型片,更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冲浪题材电影。
贝瑟妮从小出生在一个冲浪家庭,她热爱大海,天生就是一个冲浪好手,不幸的是,在2003年万圣节的早上,贝瑟妮遭到了一头成年虎鲨的袭击。
拔救的贝瑟妮保住了性命,却丢失了一条手臂,这令贝瑟妮万念俱灰:只有一条手臂的她没法再保持平衡,更不可能在玩冲浪。
年轻的她无法放弃对于大海的热爱,她开始疯狂的训练自己:“把手放在板中央,顺着板脊就不会翻了。” 靠着信仰的力量,她涅槃重生,重回大海,仅有一只手臂的她完成了自己的冲浪冠军梦:在2005、2007和2014年摘下全美冲浪冠军。
整部电影情节紧凑,导演对于人物情绪的把控十分到位,特别是把贝瑟妮从失去肩膀后到重获冠军的心路历程刻画的淋漓尽致,令人脑皮发麻,在冲浪的实景拍摄方面导演也是下足了功夫,让人感到心灵与视觉的双重震撼。
《灵魂冲浪》上映后受到了全美青少年的广泛喜爱,一举拿下了2011年美国第13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剧情片奖,可别小看这个奖,美帝对于青少年电影的评选可是非常严格的。
2. 《垂直极限》:你会割断联系你生命的那根绳吗
导演:马丁·坎贝尔
豆瓣评分:7.7
获奖记录: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奖
这部电影以登山运动为切口,讲述了一个雪地救援的故事;通过一对兄妹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结局,诠释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电影的开头十分钟可以说是整个影片点睛之笔,但也十分揪心:好登山的父亲带着儿子和女儿登山时不幸遇上新手坠崖,躲闪不及的三个人悬在一根快要承受不住的绳子上,眼看绳子就要断裂,为了让儿女有机会活下去,父亲命令在中间的儿子彼得将绳子割断... 想想这个画面,你是否都觉得挣扎和痛苦……
导演:皮埃尔·莫雷
豆瓣评分:8.0
提到跑酷,就不能不提到大卫·贝利这个法国老炮儿。
他既是跑酷运动的创始人,也是一名演员,受到父亲的启发,19岁时他开创了跑酷(Parkour)运动,后来“跑而优则演”的他干脆跑进演艺圈出演多部与跑酷有关的电影,最著名的当属《暴力街区》系列作品,而《暴力街区B13》是该系列当中最经典的一部。
这部电影作为早期的“跑酷”类型片,将鱼跃翻滚、猫爬、猴跳、猩猩飞台、钻栏杆、反猫扑等酷炫的跑酷动作一一展现。
主角雷托轻盈的游走于罪犯恶魔之中,死守自由正义的底线。
可说《暴力街区B13》对于跑酷运动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是众多Parkour的圣经,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跑酷的有型和炫酷,导演对造成巴黎B13区封闭、混乱的根本原因也进行了深度思考。
4. 《极盗者》 :过把瘾就死!管那么多干嘛
导演:埃里克森·科尔
豆瓣评分:7.0
《极盗者》是继《暴力街区》系列之后,世界影坛又一部影响广泛的极限动作类型片,这部电影其实富有很大的争议性:一方面电影近乎疯狂的展示各种极限运动:滑雪、翼装飞行、徒手攀登、冲浪…….完全就是一部关于极限运动的大杂烩。
另一方面该片剧情的设置简直是灾难级…你很难记住片子中任何一个桥段的完整剧情,只会看见主角不是在天上飞就是在水上漂。5. 《碧海蓝天》:潜水后总要找一个浮上来的理由,对我来说这很难
导演:吕克贝松
豆瓣评分:8.7 (该片同时入围豆瓣Top250榜单)
奖项:1989年第14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影片、最佳配乐、最佳声效
理由如下:
- 为什么把这部电影放在第一位呢?因为它是个绝对走肾又走心的电影,导演吕克贝松,曾经有过《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样的璀璨佳作,但他却一直认为这部《碧海蓝天》才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没有之一。
- 整部电影透过“潜水”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到底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悲哀?
- 《碧海蓝天》以两名潜水员的人生故事作为主线,描述了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中,转而开始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的超脱的追求,整部电影对于潜水和大海的展现极具情怀感,片中对挑战潜水极限的比赛场戏的镜头语言运用十分巧妙,就像是生命与海洋之间的精彩对话。
- 吕克贝松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潜水员,后来因为肺病不得不作罢,这部电影算是他对于“潜水员”梦想的一种致敬,正如他所说:电影,不过是一片阿司匹林。
- 在法语中,“大海”与“母亲”谐音,悬于深海就会找到子宫中的感觉:温暖,无忧无虑,无穷的未知和无尽的可能,而潜水对于片中的人物也是一样:在海里他无忧无虑,他真的很难找到浮上去的理由,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悲哀?
- “那一抹令人心醉的蓝色,诱惑你无限的下潜,终于,你看到了梦中的美人鱼,而洁白的海豚只为你歌唱。”或许,这就是人生所向往最极限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