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淑华出生于当官家庭,从小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并爱上了绘画艺术,其绘画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相当高的声誉。
虽然她爱画,但“文学”却像一只磁性极强的巨手,牢牢地抓着她,”写作“是她倾心神往的目标。”
作为作家的凌叔华,其创作整整占据了她的一生。
代表作有《花之寺》、《女人》、《红了的冬青》(原名《小哥儿俩》)
“叔华固容貌清秀,难得的她居然‘驻颜有术’。”步入中年以后,当然免不了发胖,然而她还是那么好看。“……叔华的眼睛很清澈,但她同人说话时,眼光常带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总在深思着什么问题,心不在焉似的,我顶爱她这个神气,常戏说她是一个生活于梦幻的诗人。”
张爱玲
(1920-1995)作家
文字在她的笔下,正真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她是从民国走来的惊艳才女,才情傲人。
她是式微的贵族小姐,却又颠沛流离一生。
就像张爱玲自己所说,“从上海到香港再到美国,没有一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名门世家,早年家庭生活坎坷曲折,父母离婚,常遭父亲打骂,生活极其不安定。
1942年步入文坛,在上海崭露头角,一夜成名,后来感情生活上遭遇波折,1973年开始定居洛杉矶。
代表作有《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等。
徐世昌为何能成为民国第二任总统?
首先说一下,即使不算孙中山,徐世昌其实也是继袁世凯、黎元洪之后的民国第三任总统,只能说是第二任选举出来的大总统,而他能出任这个总统,主要是因为段祺瑞和冯国璋之间矛盾加剧,需要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
徐世昌是北洋集团的元老人物之一,袁世凯创办小站新军时,他就是新建陆军的稽查全军参谋军务营务处总办,协助袁世凯处理军中事务,而袁世凯不在军中的时候,他则代行其职,在辛亥革命时,又是徐世昌力保袁世凯复职镇压革命,为袁世凯东山再起铺平了道路。
因此算起来,早期徐世昌在北洋集团中的地位还在段祺瑞等人之上,是真正的二把手,在清室退位,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以后,很多人认为徐世昌应该出任国务总理,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徐世昌却在此时宣布退隐。
徐世昌退隐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些人说徐世昌是一个传统文人,清室对他有厚恩,所以不愿意在民国 *** 中任职,有些人则说徐世昌只是觉得当下局势不稳,不敢跟着冒险,这才主动隐退。
不过不管是哪个原因,此后徐世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远离政坛,极少过问政治,处于一种比较超然的态度。
到了1918年,时任代总统的冯国璋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因为争权夺利闹的不可开交,两人纷纷拉拢北洋集团中的实力派明争暗斗,一度差点兵戎相见,然而段祺瑞虽然实力占优,却也不敢真的撕破脸,所以他最后提出了一个方案,自己和冯国璋同时引退,重新选大总统。
段祺瑞提出这个方案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国会在他控制之下,即使重新选举,也能选出一个自己能控制的总统来,政局还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所谓同时引退只是一句空话,为了让冯国璋没话说,总统候选人得选一个合适的人选,最后段祺瑞就选中了徐世昌。
徐世昌还在冯段两人之上,让他参选大总统,冯国璋再不愿意,也没法说他是段祺瑞的人,不能公开反对,而且徐世昌离开政坛时间这么久,除了名望之外,已经毫无实权,段祺瑞觉得让他当总统利于控制。
这么徐世昌最后由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选举成为大总统,冯国璋在这次斗法中以彻底失败告终,当然段祺瑞也没笑到最后,没多久就在直皖大战中兵败下野,而徐世昌后来也在军阀的争权夺利中下野,此后远离政治,在文学上倒是有了不少成就,高寿去世,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通过反问句强化情绪核心,增强文章的情感张力,尽量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做到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