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哪场战役最惨烈?

30秒前阅读1回复0
fayouxi
fayouxi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9918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8374
  • 回复0
楼主

《1944年发生的战役?》

豫湘桂会战,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之一阶段:日军从东北华北调集14.8万人的部队,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率领,分路向河南进犯,驻守河南的中国守军为汤恩伯集团为主,共计40万人,4月18日,日军从河南中牟强渡黄河后进犯郑州,中国守军一触即溃,日军仅用38天占领河南全省,打通平汉路南段。

1944年发生的战役?

第二阶段:5月27日,日军发动进攻湖南的战役,投入36万人作战,中国守军在此地计有薛岳、张发奎、余汉谋等部35万人,6月18日,日军攻陷长沙,22日,日军进攻衡阳,中国守军孤军奋战,给予敌人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8月8日,衡阳失守。

第三阶段:日军开始进攻广西,10月27日,日军围攻桂林,中国守军弃城溃逃,11月10日,日军攻占柳州,紧接着,由柳州南犯的日军和从北海、雷州方向北进的日军以及从越南东进的日军汇合,围攻南宁,南宁陷落,至此,日军打通了平汉、粤汉铁路,完成了建立纵贯中国大陆到印度支那的战略任务。

整个豫湘桂战役中, *** 军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丢失了包括146个城市在内的20万平方公里国土,丧失了衡阳、零陵、宝庆、佳林、柳州、丹竹、南宁七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使6000万国民沦于日军铁蹄之下。

如何评价爱沙尼亚二战电影《1944》?

《1944》是一部深刻反映1944年苏军反攻时期,裹挟于德军阵营与苏军阵营的爱沙尼亚人自相残杀的历史的史诗巨作,它以苏军猛烈的火力准备作为开场,展现了1944年爆发在爱沙尼亚土地上的血战,影片以苏军猛烈的火力准备作为开场,“坦能堡”防线战役在银幕上拉开序幕,正如字幕所示,这里只是用“坦能堡”命名了防线,真正的坦能堡,在当时的东普鲁士,今属波兰,而并非电影中“坦能堡”防线所在的爱沙尼亚。

苏军军官无意间听到了喊出命令的德军军官说的是爱沙尼亚语,才发现对手与自己同为爱沙尼亚人,遂下令停火,停止厮杀的同胞不知所措地伫立在田野上尴尬地对视时,一个民族的悲剧也就在这戏剧性的场面之中蔓延开来,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慌忙地撤离了战场,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也没有再进行追击,爱沙尼亚观众坐在银幕前,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滋味,大概是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德制StG44式7.92毫米突击步枪(左)与苏制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右),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持装有PU式狙击镜的苏制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在战壕中严阵以待,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德制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轰击苏军坦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德制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阵地,这门Pak 36是苏制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扮演的,也可以理解为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了缴获自苏军的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的苏制M41式82毫米迫击炮。

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一边是穿着纳粹军服拿着MP40冲锋枪;另一边是打着红军绑腿,开着T43坦克……同胞们之间两军队互相残杀,不是为了伟大理想,也不是为得希特勒或斯大林的至高荣誉,仅仅是为了生存和自由,战争的屠杀,权力的高层得到了利益,而作为炮灰的士兵们失去了生命和人性,虽然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爱沙尼亚人或许只想一个安宁的生活,但战争的洪流袭来,却容不得他们的选择。

1944年发生的战役?

▲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中,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引导步兵,向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据守的阵地发起冲锋。

卡尔的战友们多数是志愿参军,因为国仇家恨,他们身穿德国党卫军的制服,和纳粹一起与苏俄作战,当家园被强权铁蹄践踏,与亲人的生死离别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异常勇猛。

▲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与步兵遭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炮击,剧照左侧处于瘫痪状态的坦克残骸,是使用报废的T-34/85式中型坦克改装而来,其炮管比T-34/85式中型坦克更短更细,看起来更像T-34/76式中型坦克。

▲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的机 *** ,使用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向苏军步兵猛烈扫射,注意其左臂法西斯鹰徽下面的标志,象征丹麦国旗的徽章。

卡尔和他的战友们虽然参加了德军党卫队,但他们不是纳粹,拒绝向希特勒致敬,对元首的照片表示不屑与嘲弄,他们只是借助德军的力量来对抗苏联而已,在撤退途中,卡尔冒着飞机扫射的危险救助逃难人群中的小女孩,深感民族的苦难。

▲爱沙尼亚民兵背着M28“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是苏制“莫辛-纳甘”式步枪的芬兰仿制型,还有个爱沙尼亚民兵手持苏制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跳下卡车,躲避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的空袭。

影片中卡尔的分队遇到了一场与苏联红军队伍的遭遇战,这支队伍同样是由爱沙尼亚人组成,卡尔死在了同胞的枪口下,杀死卡尔的士兵名叫尤里,是卡尔的老乡,战场上身穿不同制服的双方举枪相向,似曾相识的面孔也阻止不了对方子弹出膛,这时尤里的脸上写满了悔恨,他呆呆望着卡尔的遗体时,发现了卡尔口袋里的信,然后拿起信件藏进自己的上衣里。

▲尤里杀死卡尔看到了那封信

1944年发生的战役?

随着卡尔的死亡,导演巧妙地把视角转移到了同样由爱沙尼亚人组成的苏军这边,尤里做的之一件事就是替卡尔送出那封信,尤里告诉卡尔的妹妹艾诺,他在埋葬卡尔时发现了这封信,而对于谁杀死了卡尔,尤里始终没有勇气说出真相。

1944年11月,苏联与德国在瑟尔韦半岛的战斗接近尾声,尤里所在的部队在一次行动中发现几位被德军强征入伍的孩子,他们惊慌失措地大喊着:“别开枪,我们是爱沙尼亚人。”而苏军的政委却下令枪决这些“投靠敌人的苏维埃公民”,尤里拒绝执行命令,政委举起枪不由分说地打死了抗命的尤里,但政委也倒在了尤里愤怒的战友枪口下。

影片的结尾,战友将尤里写的信交给了艾诺,信里有尤里要告诉她的一切真相,影片中两位主人公,两次死亡,两封信,导演从两个视角历史再现了爱沙尼亚人被强权裹挟自相残杀的1944年。

如今的爱沙尼亚,犹如一丛丛矢车菊盛开在波罗的海东岸,深深的土壤之下,默默流淌着这个国家饱经风霜的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一部好的战争影片就是这样,无需史诗般的战争场面,无需好莱坞般地宣扬英雄,而是真真实实的点燃历史中的这一束摇曳的火苗,让世人记住在二战中有这么一些普通人的经历就足够了。

被流放的爱沙尼亚人

二战的落幕,并不意味着爱沙尼亚痛苦的终结,由于战争时期与德军合作,

0
回帖 返回小游戏

二战中哪场战役最惨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