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中的猪爸爸和猪妈妈是动画片中最具特色的角色之一。他们以其温和、亲切的性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猪爸爸通常穿着传统的中式服装,戴着眼镜和帽子,给人一种稳重而慈祥的感觉;猪妈妈则更加活泼开朗,经常带着孩子们玩捉迷藏、堆沙堡等游戏。他们的互动充满了欢乐和温馨,让整个动画片充满了正能量。《小猪佩奇》的猪爸爸和猪妈妈是这部动画片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如何评价动画片《小猪佩奇》中的猪爸爸和猪妈妈?
小猪佩奇的定位是早教动画,主要面向3-6岁的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
当一部动画推向市场时,通常会受到两方面的检验:父母与儿童,父母往往负责筛选与审核动画,如果无法通过父母这一关,动画一般也无法触及孩子。
毫无疑问,小猪佩奇在2方都成功过了审。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
01
当然我知道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父母不求回报的养育之恩深重,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代的原因,8090后这一代人的父母,也就是60后这一代,有很多都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念,而且大多数人的婚姻并不自主,他们很少呈现给孩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模样。
而遭受互联网的冲击,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8090后这一代人的婚恋观育儿观却与老一辈大相径庭,他们希望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而身边却很少有良好的榜样,当新手父母不知所措时,小猪佩奇很好的填补了这个空白。
所以说,小猪佩奇的最大成功是塑造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关系,提供了一种最让人认同的家庭模式。
小猪佩奇的家庭:妈妈温柔宽厚,爸爸体贴能干,父母相亲相爱,而爷爷奶奶,也能站在不近不远的位置。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情绪平和的妈妈,是孩子童年最大的幸运。
在剧中,猪妈妈永远和颜悦色,从不乱发脾气大吼大叫,佩奇在泥坑了跳弄脏了新鞋子,猪妈妈也只是让佩奇去换一双鞋子而已,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不是掺杂自己的情绪之后表达出来。
与之形成反观的是国产剧中的红太狼、日本剧中蜡笔小新的妈妈,这样的角色设定很容易被家长抛弃了。
对于爸爸,微信上曾经有过很火的爆文《世界正在偷偷惩罚“不陪孩子的父亲” 》、《爸爸,这么晚了你还不回家,是不是迷路了?》爸爸太忙,没时间陪孩子,这是很多家庭的现状,而在《小猪佩奇》中,猪爸爸也会忙忙碌碌的上班,但他会精心的准备孩子生日,给佩奇变魔术,陪着佩奇学自行车,爸爸能干,却绝不缺席孩子的童年。
这个家庭值得效仿的还有很多方面,爸爸妈妈彼此深爱着,爷爷奶奶既没有过多的参与到这个小家庭中,又能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调皮弟弟与姐姐的互动,都让人觉得这个家庭和谐美满。
但对于8090后新手父母来说,小猪佩奇其实也启迪着他们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这样一部三观正的动画,当然不会被轻易抛弃啦。
02
8090后一代受教育程度高,育儿观念更加科学,价值观多元化。
小猪佩奇归根结底是一部早教动画片,对这一代父母来说,早教的范畴包涵了情商道德,行为规范,语言学习类,音乐韵律,手工绘画等众多方面。
而小猪佩奇最起码可以在情商道德,行为规范,语言学习这3点上得高分。
情商道德,行为规范就不具体展开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喜羊羊》、《葫芦娃》与《光头强》。
红太狼动不动拿平底锅砸人;葫芦娃充满打打杀杀的情节,小妖分分钟被砸死,被利器穿透身体;熊出没光头强更是一部彻头彻尾你坑我我坑你的暴力剧。
这些拥有反教育意义的动画,别说启蒙情商,规范行为,别带坏小孩就很不错了。
而相比之下,很多孩子看完小猪佩奇,家长的反馈是这样的:
如果你是家长,你愿意自己孩子去看哪个动画呢?我想结果已经很清楚了。
当然跳泥坑这个梗是误伤,想必作者当年创造小猪佩奇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大洋彼岸会有多个国家的小朋友见泥坑就跳,还有一群家长因为自家小朋友太爱跳了而 *** 小猪佩奇。
另一点,语言学习,好了,终于涉及到我的专业了,我要重点说一下。
你知道吗?小猪佩奇有多个版本,有的版本更注重口语练习,有的版本则更注重故事性,你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版本。
小猪佩奇每一集5分钟,每集一个主题,符合低龄孩子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而她的发音清晰,用语地道,语速适中,真的很适合孩子拿来英语学习。
很多家长会没有信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听懂原声动画,那简直异想天开,小猪佩奇一点都不难。
听得懂的前提是积累一定量的听力词汇,美国学者Edward William Dolch曾经归纳出220个出现频率最高的高频词,这些单词加在一起,占据了学校课本、图书馆读物、新闻报纸和杂志中近 80% 的内容。
而小猪佩奇中出现的高频词,则和英语国家儿童必学的这 220 个高频词高度重合。
在小猪佩奇第一季中,一共出现4463个单词,排除重复出现的单词,690个单词。
出现过 100 次以上的单词,6 个。
出现过 51-100 次的单词,6 个。
出现过 11-50 次的单词,73 个。
出现过 2-10 次的单词,360 个。
只出现过 1 次的单词,245 个。
只要掌握了出现10次以上的高频词,借住动画片的情节辅助,小朋友是可以看懂动画的。
而家长们的任务,也变成了帮助孩子听懂85个高频词,是不是瞬间感觉信心大增。
我们已经整理出了小猪佩奇中的词汇统计与中英文视频,需要的家长可以在公众号【久伴英语亲子阅读】中回复【知乎】领取。
作为从英国引进的动画片,训练英语听力可以说是小猪佩奇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从情商启蒙、行为规范树立、语言启蒙等多维度攻击父母的心智,家长要想不拜倒于小猪佩奇,怕是很难了。
03
站在孩子的角度。
国外有成熟的动画市场和动画分级制度,对尺寸、动画、内容、时长等都有严格的把控,而国内的动画则是不分层的,电视台的少儿频道也只说自己是面对14岁以下的少儿,却没有更详细的分类。
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那孩子究竟是多大的年龄呢?
少儿观众不同于成人,一般3-4岁认知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而适合的动画也完全不同,3-6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阶段,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在迅速增长中,但成人的世界还是太复杂,他们依赖父母的互动带着他们认知世界,而现在的家长太繁忙,很多人都缺乏亲子意识,动画,尤其是充满温情的动画,很好的填补了空白。
动画片可以表演给他们看,说给他们听,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他们,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很热衷于扮家家之类的游戏,这其实是他们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小猪佩奇的主题也是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展开,讲述的都是日常中鸡毛琐碎却又不乏幽默的小事。
比起国内宣扬正义惩治邪恶等主题宏达的题材,这些帮助孩子探知生活的小题材动画,才能让他们乐此不彼,单曲循环到永远了。
毕竟,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在娱乐和游戏中进行的,刻意的说教,永远抓不住他们的心。
作为一部定位在幼儿启蒙的早教动画,小猪佩奇无疑是成功的。
而国内的动画,用互联网时髦的话来说,没有用户意识,定位不清晰,你不知道,你的用户是怎样一群人,他们又需要什么。
这只名利双收的吹风猪,值得国内的动画好好学习,如何做一部早教动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