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游戏》和《无双》都是制作假钞的题材,哪个更优秀一点
《猫鼠游戏》和《无双》都是 *** 假钞的题材,哪个更优秀一点
个人更喜欢《猫鼠游戏》
虽然两部影片的主角都是以诈骗为手段牟利,但《猫鼠游戏》中的诈骗方式主要是伪造身份,因为有身份加持,兑现支票的时候才不会惹人怀疑、飞行员、哈佛医学优等生、伯克利法学优等生,这些身份才是他能够轻易获取他人信任的原因。
这是我之前写的关于《猫鼠游戏》的问答
弗兰克像大部分男孩一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愿享受欢愉,不愿承受痛苦。然而世事无常,家庭终归是破裂了,被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吊高了胃口的人都想像广告里的人一样过日子,无房、无车、无包包、不能吃喝玩乐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不能因为当了母亲就放弃做小公主的权利。于是,母亲断然离开了这个已然有了裂缝的家,致使家庭彻底破裂。年轻人阿尔巴内不能理解家庭的陡然瓦解,像无数个懵懂而不知所措的孩子一样,应对这种变故的方式就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惩罚爱自己的人。妄图用离家出走,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引起父母的重视。在此过程中,男孩用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一历史“黑箱”疯狂敛财,肆意挥霍着青春,同时逃避着一切有可能产生的后果。
而卡尔则是一个经受社会洗礼的男人,代表着成长、责任与义务,他在男孩身后步步紧逼,时时刻刻提醒着男孩:你不能永远逃避,你不能一直挥霍青春,你不能总是不计后果地肆意妄为,就这样猫追老鼠跑。
最后,绝大部分男孩都选择了向卡尔妥协,收敛锋芒毕露的爪牙,放弃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自己曾经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杀死心中的小男孩儿,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承担起男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从那一天起,弗兰克变成了卡尔,男孩变成了男人,变成了那个抓捕和引导下一任男孩的猫。
这一设定同影片个人成长、身份转换的整体基调吻合。
而《无双》中的诈骗方式只有一种,印制伪钞,通过不断改进印制技术,用超前于当下验钞技术的方式来牟利,诈骗成功的主要手段是技术,影片花费了大量篇幅来展现假钞制造现场,导演庄文强在接受采访时候也表示,自己为了真实地展现 *** 假钞的各个环节而在无酸纸、变色油墨、水印上做了大量学习和考据。“我是真的把 *** 伪钞的整个过程做了出来。”
这种普通人很少能见到和谈及的画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和感官 *** ,但其犯罪过程、人物行为动机等方面却处处脱离常识。
能够三代从事伪钞制造,闷声发大财,且设计一大堆原则(不花自己制造的伪钞)来克制自己的人应该是绝对冷静的。
然而导演却总想借鉴《喋血双雄》、《英雄本色》等经典港片中的对白和动作场面来讨好那些对港片有着强烈诗化记忆的70、80后,这种不顾逻辑的复刻直接导致了“画家”这个形象在懦弱人格与城府人格之间又多出来一重毫无道理可言,且与城府人格极度不兼容的神经质人格,动不动就被小事影响情绪、开始暴走、大开杀戒。试问一个情绪控制能力这么差的人怎么可能从事这种对克制隐忍要求极高的职业呢?
《猫鼠游戏》和《无双》无论从立意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两个故事,且两位导演叙事的功力也不在一个等级。
说《无双》借鉴《猫鼠游戏》的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更加小众的《非常嫌疑犯》。
《无双》和《非常嫌疑犯》中的片头都是幸存者(其实都是主谋)在警局自述,都是通过编造一个心狠手辣、神秘莫测、如同神一般的大BOSS形象来误导警方。为了取信警方,郭富城和凯文史派西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缺陷的、老实巴交的、一看就不会撒谎的人。警察根据老实人的描述来描画像、发通缉令,忙的焦头烂额。
这些共同点没法不让看过这两部影片的我不将之联系起来,诚然,《无双》确实是近年来难得的港片,整体 *** 水平很高,且有发哥、郭天王的情怀加成,但是仍旧不能掩饰其剧情抄袭严重、人物形象扁平且有违常理的缺陷。
可能是时代发展太快,很多行业里曾经的大佬因为生活安逸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而出现落伍于时代的情况,导致了他们失去了立足当下的原创能力,只能依靠借鉴、抄袭、东拼西凑来维持一个曾经辉煌的幻想吧!
发哥的演技是一如既往地好!!!